首页 四十号资讯文章正文

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/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成语

四十号资讯 2025年02月28日 03:50 6 admin

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翻译

译文:楚国有个商人,在郑国卖珠宝。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,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,又装饰上美玉、翡翠。

译文:有个楚国人,在郑国卖掉了他的珠宝,用名贵的木兰制作了一只装余岁珠的盒子,用桂椒香料熏香,用珠玉装饰,用玫瑰花瓣辑缀,用翡翠装点。 郑国的人买了这只盒子,却把珠子还给了卖主。

翻译:郑国人买了这个盒子却退还了里面的珍珠。 此可谓善鬻椟矣,未可谓善鬻珠也。翻译:这可以说是擅长卖盒子,但不能说是擅长卖珍珠。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,为木兰之柜,薰以桂椒,缀以珠玉,饰以玫瑰,辑以翡翠。

翻译: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卖宝珠的人。该句出自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,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此文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,全文从“忠言逆耳”、“以身作则”、“诚信”等方面论说,有很重要的意义,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。

楚国有个商人,在郑国卖他的珠宝。 他用木兰树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匣子,用桂椒香料熏染,装饰以珠玉和玫瑰,边缘用翡翠镶嵌。 一个郑国人买了这个匣子,却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了他。 可以说,这个商人很擅长卖匣子,但并不擅长卖珠宝。

老马识途,买椟还珠的文言文翻译,急用!~~~

〖One〗、楚人卖其珠于郑者,为木兰之柜,薰以桂椒,缀以珠玉,饰以玫瑰,辑以翡翠。翻译:有一个楚国人向郑国人出售珍珠,他用木兰制作了一个盒子,用桂树和花椒熏香,用珠宝装饰,用玫瑰花点缀,用翡翠饰边。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。翻译:郑国人买了这个盒子却退还了里面的珍珠。

〖Two〗、这个故事就是“买椟还珠”的来源。比喻那些人只注重外表,忽视了实质,就像这个郑国人只注意到了盒子的精美,而忽略了珠宝的价值。而“老马识途”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663年,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。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。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迷路,无法找到出路。

〖Three〗、翻译: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,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,用桂椒熏染它,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,用美玉装饰它,用翡翠点缀它。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。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,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。

问:楚人有买其珠于郑者是什么意思?

原句是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,意思是楚国有个商人,在郑国卖珠宝。

翻译:楚国有个珠宝商人,到郑国去卖珠宝。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,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,又装饰上珠玉、玫瑰、翡翠。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,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,这可以说,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,而不善于卖珠宝吧。

【意思】买下装珍珠的木匣子,把匣子里面的珍珠退还给卖主。比喻没有眼光,取舍不当或舍本求末。【故事】从前,有一个楚国人,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,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。为了卖个好价钱,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,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,那么珍珠的“身份”就自然会高起来。

翻译:楚国有个在郑国出卖宝珠的人。该句出自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,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此文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,全文从“忠言逆耳”、“以身作则”、“诚信”等方面论说,有很重要的意义,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。

故事名为“买椟还珠”,讲述的是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的故事。 楚国人把珍珠装在一个华丽的匣子里,郑国人看到后,只买了匣子而归还了珍珠。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没有眼光,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价值,做出了取舍不当的行为。

“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”的翻译是: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,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。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,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。“买椟还珠”例句:我们做事应该善于灵活应变,不能死守教条,犯买椟还珠的错误。

标签: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

发表评论

今日四十号沪ICP备201808888号-1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Z-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:201825640